2016年,成都市人民政府與成都理工大學簽訂《深入推進全面創(chuàng)新改革,共建世界一流大學戰(zhàn)略合作框架協議》。2017年,成都自然博物館項目向全球征集概念性設計方案,計劃打造一個國內一流、國際領先的科普“文化綜合體”。近日,筆者從成都理工大學獲悉,經過國內外6家頂尖設計院激烈競爭,世界知名建筑設計公司佩里·克拉克·佩里建筑師事務所(PCPA)與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(CSWADI)合作,共同贏得了成都自然博物館的國際設計競賽。至此,成都自然博物館設計方案正式亮相。
成都自然博物館選址于成都理工大學西側。整個地塊呈三角形,左臨成華大道,右臨東風渠濱河景觀帶。將在成理博物館現有建筑基礎上建設。建設中,將拆除原有建筑的穹頂及外墻,保留框架樓板,拆掉建筑東南角部的部分主體,向河流方向打開,加入新的拱形支撐,圍合出圓形室外劇場。大跨度的弧形拱斷面構成室外劇場的投影界面,激發(fā)演出活力。
成都自然
博物館設計總投資約12億元,凈用地約51.06畝,園區(qū)面積92畝。據悉,未來它將是一個創(chuàng)新性的展覽和教育空間,常設臨時展廳、互動展廳、禮品店、咖啡廳、電影院和室外空間。
“川味”博物館
——蜀山、蜀道、蜀水
博物館外型設計以四川地區(qū)的山水特色為靈感,將挺拔巍峨的雪山融入博物館的外部造型,用山峰巖石的形態(tài)與蜿蜒參差的裂縫肌理表達出板塊的運動與地質的變遷;行走棧道的體驗被帶入博物館的內部空間,用天橋和長廊象征蜿蜒盤旋的蜀道意境;將理水引灌的古代智慧引入博物館的室外園區(qū),用彎曲的水流和倒影水池體現成都千年的蜀水文化。設計師運用抽象地理的方式,再現自然的偉大與人工的神奇。
博物館的植物群象征著四川農業(yè)傳統的豐富色彩,將現代農業(yè)產業(yè)的光環(huán)帶入城市。倒影池和水路象征著岷江和東風渠。景觀設計反映了復雜的四川地形和植物世界的多樣性。博物館的建筑材料也采用了四川本地典型的石材,外部紋理質感與石材的天然沉積特征相一致。石材表面有機地增加透光孔,在白天就好似山頂的皚皚白雪,在夜晚就好似點點繁星,象征天體和地質存在的演變。
“國際范兒”博物館
——科技、互動、體驗
博物館內將采用AR技術、全息技術、4D影院、球幕或VR影院等技術手段讓“展品說話”、讓“化石復活”。展教并重、互動探究、多元體驗的自然博物館,將成為成都市又一個文化地標。這里既可演繹地球的誕生與地質的變遷,又可展現生命的誕生和物種的演化,還可進行時空漂移、文明史詩等科普體驗。
除此之外,館內將通過增強現實技術,進行破解展品年代(如恐龍蛋)、給墻上的化石賦予生命等科技展示。館內還將加入先進科技互動,如實時反映東風渠大數據成像,參觀者站在屏幕前就能了解到東風渠的水質狀況、河水成分等。
根據展廳流線設計規(guī)劃,博物館共有四樓:一層為中央大廳及臨時展廳;二層為地球的誕生與地質變遷;三層為生命的誕生和物種的演化;四層為展望未來和科普體驗。臨時展廳位于一層,便于單獨開放。24小時開放的商業(yè)與文創(chuàng)區(qū)結合地鐵接口,設置于負一層;科普教育區(qū)集中于一層與負一層,增強其公共性與易達性。負一層藏品修復區(qū)也可向教育區(qū)開放,觀眾可現場觀摩化石與標本的制作。
博物館主要展廳布局于中庭南北的六個人工山體,展陳體塊的水平分布暗合了生命進化各階段的橫向分類邏輯,豎向動線則對應46億年生物進化的縱向時間線。建筑東側設置面向河流的空中玻璃長廊,觀眾的視線既可以與展廳互動,又可以180度全方位觀賞河流與城市的美景。長廊向上傾斜,也示喻了一場在恐龍時代的穿越之旅。
此外,環(huán)保貫穿設計理念。館內的每一處,都可能有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影子。既利用太陽能做自然采光設計,也利用其進行光電轉換;通過中庭熱壓拔風的效應促進自然通風;通過雨水的收集、處理及再利用以達到節(jié)水的目的;最后還利用東側河流的優(yōu)勢進行水源熱泵的設計,并利用ERV 進行空氣預熱或預冷,以達到節(jié)能的目的。
版權聲明: 該文章出處來源非本站,目的在于傳播,如需轉載,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,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站無關;凡本文章所發(fā)布的圖片、視頻等素材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供學習與研究,如果侵權,請?zhí)峁┌鏅嘧C明,以便盡快刪除。